金門浯洲行 Day2 (8/17)
西山前李氏家廟>馬山觀測所>金門民俗文化村>中蘭生技(一條根)>小徑金酒廣場(高梁酒)>邱良功墓園>
瓊林風獅爺>高坑牛肉餐>金門國家公園(乳山遊客中心)>蔣經國先生紀念館>翟山坑道>文臺寶塔>
莒光樓>馬家麵線>邱良功母節孝坊>金門鎮總兵署>模範街 (真是充實的一天~)

今天上午行程的重點, 就是馬山與山后的民俗文化村了.
馬山與我們住的旅館同樣位於金沙鎮, 所以行車的時間並不長.
馬山位於金門縣官澳東北角, 距角嶼僅2100公尺, 退潮時1800公尺, 為金門本島距大陸最近的據點.
因此, 才會有馬山觀測所與馬山播音站這兩個據點.
馬山入口的告示牌... 這個嗎? 大家人手一台相機, 狂拍~  


沿著長長的甬道進來, 左側有個馬山播音站, 是早年對大陸心戰喊話的地方.
曾設有48個巨型播音喇叭. 據說當年鄧麗君也曾在此播音, 唯目前已不再擔負戰地任務.

說到這心戰喊話, 怎讓我回想起當兵的那段時光...
"親愛的共軍弟兄們, 你們已經被包圍了; 不要再做無謂的抵抗, 趕快放下武器投降吧! "
"我們的政府是寬大為懷的, 絕對會保障你們生命財產的安全, 趕快起義來歸吧! "
"親愛的大陸同胞們, 民主自由的基地歡迎你們... 我們的砲彈比你們的大, 我們的饅頭也比你們的大.."


甬道底端的牆面上, 寫著大大的 "還我河山"


再繼續前行, 就是馬山觀測所的入口了; 先經過一段長長光線昏暗的通道...


整個觀測所係由濱海小山丘開挖坑道而成, 相當隱密. 這兒有整排的高倍望遠鏡, 用來監控對岸的動靜.


透過高倍望遠鏡, 可以看到大伯嶼、小伯嶼、角嶼、小嶝島、與大嶝島... 及對岸的建築物.


剛好遇上兩艘前來 "觀光" 的大陸快艇, 真有如入無人之境嘞!


離開馬山之前, 發現有個小小步道可以通往海邊...



前方的小島, 正是后嶼.


一旁的海岸邊, 樹立著整排的軌條砦 (或說鬼條材)

這是金門相當典型的海岸景觀, 整個金門島嶼的東、北海岸的泥灘上, 一根根鐵柱豎向天際...
是為了避免共軍搶灘登陸的欄柵, 所以海岸處處都設有這種防搶灘的 "軌條砦"


這鐵柱是用火車鐵軌裁切成一截截的, 每截約呈五十度角, 末端削成尖狀, 斜插在水泥漿灌鑄的底座上,
然後移放在海岸沙灘外的泥灘上, 每根鐵柱向前, 如同一管管高射砲一般, 射向海灘外的天際.
當漲潮時, 這一根根向外伸出的尖軌連成的海岸防線, 可以有效地卡住敵船, 使其不易登陸.
當年不知誰為它取了這個名字: "軌條砦", 其意思是 "用一截截鐵軌裁切成條狀而做成的防禦性欄柵",
也有人稱之為  "鬼條柴" 或 "鬼條材".


海岸雷區 (這與爬山的人稱的雷區不同, 這是貨真價實的地雷喔! )


雖然在外圍已經做好了軌條碧、鐵絲網, 但為了做到滴水不漏的地步, 自然不會少了地雷.
這些地雷在埋設之初, 必定非常清楚易辨, 且當時的部隊都會在換防時列入移交;
但隨著日子逐漸過去, 那裡有雷? 那裡沒雷? 到底埋設有多少雷? 誰也不清楚.
這些地雷可曾炸傷過幾個敵人? 但是卻曾炸死、炸傷過不少軍人和金門百姓!



更詳細的資料, 請參考 - 維基百科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