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2009/09/06 (日)  大山背生態上篇  (天氣: 晴)

有時覺得玩相機玩上癮的人, 其實跟愛吸毒的毒蟲是沒什麼兩樣地 ;
明知道扛著相機出門, 一整天下來會手殘, 但聽到有外拍活動時, 還是會扛著相機、鏡頭、加腳架出門去;
明知道拍了一堆照片回家, 會熬夜修圖修到眼花, 但還是不能克制自己聽卡喳、卡喳快門聲的莫名快感...
一但拍上了癮, 想要戒掉還真是難啊!

8月份, Nikon School 彭永松老師, 又開了新竹場的第1期生態帶狀攝影課程, 看著看著彭老師的照片, 不自覺的又報了名, 刷了卡...
這下又被老師給堵了... 不是啦! 是給毒到了~ 金害! 金害!
這回彭老師開的生態攝影課, 有兩個比較大的主題: 一是昆蟲與小生物的攝影; 另一個是鳥類攝影...
自從上回跟著公司的寶哥拍完五色鳥之後, 慢慢的也開始喜歡上這些活動在山林之間的小動物們; 注意喔, 是 "活動在山林之間" 的喔~

今天上午跟著彭老師來到竹東的大山背山區, 一個不小心, 誤入歧途... 來到一個不知名的深山林內!
原以為昆蟲都是可愛的... 沒想到, 今天看到最多的昆蟲, 竟然是... 蜘蛛
親愛的朋友們, 此篇是訓練蟲膽用的, 怕蟲、怕蜘蛛的朋友們, 要考慮一下是否還要往下看喔...

想清楚了沒?  要繼續看的, 請先深呼吸一口氣, 再進入... 蟲蟲世界~


先放隻可愛的蛺蝶, 吊吊大家的味口~



#01. 盲蛛: 用細長的腳在草叢裡四處爬行...  老實說, 在老師解說之前, 我一直叫牠: 長腳蜘蛛...

在生物分類的階級屬於: 動物界→節肢動物門→蛛形綱→盲蛛目, 雖然也是八隻腳, 但不屬於蜘蛛, 蜘蛛身體構造分頭胸、腹兩部分, 盲蛛 則頭胸部和腹部間無明顯的分隔, 大部分的盲蛛步腳細長, 不吐絲. 盲蛛依食性可分為植食性與肉食性兩種, 植食性種類步腳細長, 上顎及觸鬚無明顯特化; 肉食性盲蛛步腳粗短, 上顎及觸鬚特化成鋏狀之捕食構造. 台灣已知有28種盲蛛. (from: 嘎嘎昆蟲網

#02. 大銀腹蛛: 雌蛛腹面有2條綠色的縱紋, 形狀像2枚 "驚嘆號" , 容易辨識.   

(長腳蛛科) 雄 8 - 12 mm, 雌 13 - 15 mm, 腹部背面還有三條黑色縱帶, 中央的縱帶呈分枝狀. 本屬有8種之多, 本種體型較大, 兩肩不具黑斑, 織空心圓網, 普遍分布於平地至壹中海拔山區, 棲息步道、溪邊或草叢環境, 為台灣最常見的種類, 為晝行性的蜘蛛.

#03. 差點跌一跤的銀腹蛛...


#04. 毛垛兜跳蛛: 正準備捕食眼前的一隻螞蟻

(蠅虎科) 體長6-7mm, 雌蛛頭胸部長、寬大於腹部, 頭胸背面黑色具1-2條灰白色的橫帶, 腹背具褐白相間的橫紋, 尾端具白色斑點, 雄蛛頭胸部眼域至端部灰白色, 腹背面灰白色, 腹前緣黑色呈弧狀彎曲. 本屬僅一種, 普遍分布低海拔山區, 棲息低矮的樹林及草叢, 受騷擾時會以跳行的方式遊走, 數量很多. 


接下來, 是在山區較常見的人面蜘蛛, 看起來就比較可怕啦~ 因為, 都蠻大一隻的! (要有心理準備喔!)
老師在這兒停的比較久, 讓大家練習取景與構圖, 並讓同學熟悉一下相機... 呵呵! 所以我就多拍了些~

#05. 人面蜘蛛, 頭胸的背板有黃金甲喔!

(長腳蛛科) 雌蛛體長30-50mm, 雄蛛5-10mm, 雌蛛頭胸背板金黃或灰白色具斑紋, 斑紋擬眼狀如同人面, 腹背黑色, 中央有2條黃色的縱帶, 兩側有灰白色不連接的斑紋, 但多數個體斑紋具個體差異. 雄蛛體型瘦小, 體長不及雌蛛的四分之一, 體色橙紅色, 頭胸部寬於腹部, 觸肢端部膨大, 腹部瘦長, 各腳纖細, 紅色, 跗節黑色, 雄蛛屬於徘徊性的蜘蛛但常出現在雌蛛的網上尋找機會與雌蛛交配. 本屬只有2種, 本種主要分布於低海拔山區, 織圓型的網, 網型與體長都是台灣最大的, 為常見的種類.

#06. 張牙舞爪的人面蜘蛛


#07. 老師提醒拍攝的要點: 用亮的背景, 襯托暗的主體.


#08. 令人頭皮發麻的人面蜘蛛


#09. 另一隻人面蜘蛛...


#10. 人面蜘蛛的腹面, 各腳基節及腿部關節處有黃色的斑塊. (師曰: 暗的背景, 會吃掉暗的主體; 所以要避免! )


#11. 鼎脈蜻蜓: 雌蟲合胸側邊有2條黑色斜帶, 翅膀透明, 後翅基部褐色, 腹側1-8節有黑褐色的縱紋.    

 (蜻蜓科) 體長48-54mm, 雄蟲複眼黑褐色, 合胸黑色, 側視無斑紋, 翅膀透明, 翅痣黑色, 後翅基黑色, 腹部3-7節灰白色, 8-10節黑色; 雌蟲複眼藍綠色, 合胸側視有2條黑色斜帶, 後翅基褐色, 腹部側視1-8節有黑褐色縱紋, 未熟雄蟲近似雌蟲, 合胸側視亦具黃色條紋但肛附器較長, 老熟雌蟲腹末數節顏色變黑. 本種分布於低中海拔地區之池塘、水田、山溝、沼澤、小溪等水域, 為數量最多的蜻蜓種類之一.

#12. 紫花霍香薊(藿香薊): 花期為九月至翌年五月, 頭狀花密集呈繖房狀排列, 全部由管狀花組成.

來, 複習一下, 什麼叫: 藿香薊效應?

#13. 小螳螂一隻... 看不出來是什麼螳螂耶!


#14.


#15. 看我的螳螂拳~


#16. 一點同緣椿象

(緣椿象科) 體長 12 - 15 mm. 體色黃綠色, 上翅革質的中央處有兩枚小黑點, 腹部中央較寬大, 膜質的部分, 有較深的交叉狀刻紋. 腹部腹背板外露, 具黃綠色斑. 生活於低海拔山區, 寄主植物為葛藤等豆科植物.

#17. 這是什麼蛛? 查了半天, 實在查不到啊!!!


#18. 赤腹寄居姬蛛

(姬蛛科) 體長雌5-6mm、雄3mm, 體色橙紅色, 體表光滑, 腹部末端微突, 腹背有3列橫向的白斑, 各腳細長黑色, 常見寄主在別種蜘蛛的網上, 習慣腹部朝上倒掛, 並會有3-4隻聚集, 也會發現雄蛛, 雄蛛體型細瘦而長, 觸肢端部膨大. 本種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, 常見寄主於人面蜘蛛和泉字雲斑蛛的網上, 雌、雄會出現在同一個網上, 牠們行體外交配, 雄蛛體小會以螫肢咬住雌蛛頭部, 用腳架開開雌蛛, 以觸肢注入精包到雌蛛的外雌器, 交配後就會迅速離開, 避免被雌蛛當點心吃掉.

#19. 赤腹寄居姬蛛


#20. 古氏棘蛛: 這是我今天發現的第一隻昆蟲, 好興奮喔! 覺得它好有型喔, 拍了很多張唷!

(金蛛科) 雌蛛體長7-10mm, 體型略方, 周邊具突棘, 頭胸背板灰黑色, 腹背扁平堅硬, 寬大於長, 左右及腹下方各有2枚末端尖細的黑色突棘, 腹背灰白色, 中央有4-5列黑色圓點排列的橫斑, 近基部的斑點較大, 左右對稱, 第2列近似 "米" 字斑. 本屬有4種, 本種分布於低海拔山區, 結圓型網, 蛛網邊緣具白色節點, 雄蛛較小, 體長4mm, 腹部前端圓弧形, 後端截平, 雄蛛較不容易看到.

#21. 古氏棘蛛: 風吹網在動, 所以晃很大~


#22. 古氏棘蛛: 側拍一張, 看看牠佈下的天羅地網


#23. 古氏棘蛛: 有沒有很像一個骷髏頭!!!


#24. 古氏棘蛛: 新蛛亞目 金蛛科棘蛛屬 古氏棘蛛


#25. 古氏棘蛛


#26. 古氏棘蛛


#27. 古氏棘蛛


#28. 古氏棘蛛


#29. 古氏棘蛛


#30. 古氏棘蛛: 正好有昆蟲中網, 成了古氏棘蛛豐盛的午餐! 可惜, 獵物沒拍清楚耶~


#31. 古氏棘蛛: 享用大餐


#32. 古氏棘蛛


#33. 臺灣單帶蛺蝶? 還是什麼蝶? 忘了吔~


在這深山林內, 大家也都拍的差不多了, 在荒野保護協會-新竹分會的同學建議之下, 大伙轉住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旁的騎龍古道... 繼續拍~

#34. 還是人面蜘蛛, 真是台灣山區中的強勢族群. (攝於: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的門口)


#35. 另外一隻人面蜘蛛.


下接: 大山背生態下篇...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