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/10/28 (三) 2009 新竹縣國際花鼓藝術節 - 台北慶和館醒獅團
台 北慶和館醒獅團 (原艋舺青山宮醒獅團) 成立於1977年, 由創團人王斗吉先生與一群熱愛傳統技藝的前輩, 於該年向台北市兩廣旅台醒獅團一代宗師李輝岫師父拜師學藝, 而團員們正是王斗吉先生的兒孫們. 而經歷社會的改變, 在1990年由現任團長王永雄先生, 與兩位兒子現任副團長王慶鐘及現任團隊總監王慶齡, 和一群熱愛傳統技藝的團員們達成協商, 正式將該團更名為「台北慶和館醒獅團」. 如今更以創新的手法來表演, 在全省不定期的演出, 結合了多種跨領域表演獅鼓藝到今, 跨出了不一樣的腳步, 終於成立了另類的獅藝、鼓藝的表演.
雖說名為醒獅團, 但這回台北慶和館帶來的表演, 還是以鼓陣為主; 或許這樣比較能與 "花鼓藝術節" 的主題相契合吧!
話不多說, 直接看表演, 相當精彩~
- Dec 11 Fri 2009 22:31
慶和館醒獅團
- Dec 11 Fri 2009 22:28
婆婆媽媽打擊樂團
2009/10/28 (三) 2009 新竹縣國際花鼓藝術節 - 婆婆媽媽打擊樂團
88年6月的夏天, 一群熱愛生命的婆婆媽媽們, 因彼此興趣及理念相投, 決定從家庭走入人群, 從廚房走到戶外; 有人打鼓、有人跳舞、有人唱歌, 就這麼快樂地組成了「婆婆媽媽打擊樂團」.
來自不同生活背景的姊妹們, 有的是在家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婦, 有的在做小生意, 有公務員, 也有一些是在私人企業工作的上班族, 她們想法單純, 生活樸素, 卻個個多彩多姿, 充份享受著生命中的熱與美, 她們是那麼地熱情洋溢, 那麼地天真可愛, 處處展現了赤子真情.
成立 十年來, 婆婆媽媽打擊樂團從北打到南, 從西舞到東, 不論是在公園、養老院, 甚至是在醫院的病房裡, 處處可見到這群姊妹們的鼓藝, 處處可聽到她們的歌聲; 她們常冒著風雨, 頂著豔陽, 有背著手鼓, 有舞著鈴鼓, 或獨唱、或合唱, 自然地流露出台灣婦女們的熱情與殷盼, 希望能引領姊妹們走向健康又快樂的人生.
- Dec 09 Wed 2009 23:56
鴻勝醒獅團
2009/10/27 (二) 2009 新竹縣國際花鼓藝術節 - 鴻勝醒獅團
鴻勝醒獅團, 於1988年由團長張遠榮創立, 1990年榮獲教育部頒發雜技類「薪傳獎」【1996台北國際打擊樂節】首創「醒獅鑼鼓」之打擊, 融入武術肢體及不同鼓點, 驍勇彪悍的活力, 創出傳統大鼓特色. 創團之初, 該團的獅子道具、表演服裝都是自己紮獅彩繪, 一針一線熬夜縫補而來, 在歷經一番努力以及張遠榮的領導之下, 以保存民俗文化及傳承技藝, 創新各式民俗技藝之「獅鼓」表演藝術為職志, 而使原本只屬廟會節慶的傳統「醒獅鑼鼓」, 成為一項專業的民俗藝術表演並躍上國際藝術舞台.
鴻勝醒獅團特將民俗節慶的精隨編成《台灣廟會》, 兼具傳統與創新生動多元的演出, 受邀日本、美國、德國、法國、加拿大、比利時、中國大陸等地演出, 深深感受到國外觀眾的熱情回應, 開啟了對台灣民俗文化之興趣.
- Dec 09 Wed 2009 23:50
六家國小花鼓隊
2009/10/27 (二) 2009 新竹縣國際花鼓藝術節 - 六家國小花鼓隊
新竹的竹北新瓦屋所舉辦的國際花鼓節, 源自於竹北新瓦屋於民國36年所成立的花鼓隊, 竹北六家地區的當地的宗長林礽浧先生提議, 為了台灣抗戰光復的勝利, 自發練習的遊行活動, 但現今變成一種竹北客家文化傳承的特色.
六家庒文化資產資訊之建置工作, 一方面為花鼓文化注入新的文化; 另一方面, 亦積極與學校結合, 培訓「六家後生花鼓隊」, 讓六家地區的花鼓文化可以傳承與紮根.
六家國小為延續目前台灣碩果僅存的客家花鼓, 成立了後生花鼓隊, 以傳承鄉土文化特色, 接收了傳統客家花鼓隊的精髓.
- Dec 09 Wed 2009 23:32
廷威醒獅劇團
2009/10/25 (日) 2009 新竹縣國際花鼓藝術節 - 廷威醒獅劇團
廷威醒獅劇團: 將傳承傳統文化獅劇並加入現代劇場技術, 加入燈光、舞台、音效, 不但增加了醒獅藝術表演的舊有質感, 更呈現出細緻的超感官饗宴, 但又不會失去傳統醒獅藝術的精華, 使舊有醒獅藝術優質的演出得以傳承.
創團人: 陳順吉 先生本著『專業、活力、創新』及『薪傳文化、專業導向』帶領著一群有理想的年輕人創立『廷威醒獅劇團』, 有著現代劇團組織包含藝術創作、藝術行政、團員各項專業訓練等, 及相關傳統技藝訓練、田野調查, 使我們的作品及呈現能達到更完美的境界.
#20.
- Dec 09 Wed 2009 23:28
身聲劇場
2009/10/24 (六) 2009 新竹縣國際花鼓藝術節 - 身聲劇場
身聲劇場: 以擊樂、肢體、戲劇、吟唱、面具, 以及各國樂器等藝術表現手法, 一體呈現或輪番表述, 這是「身聲劇場」獨樹一格的「演樂舞」劇場演繹表現形式. 「身聲」自 1998年創團起便確立了以演員表演為主導的藝術風格, 表演者既演、亦奏、亦舞、亦歌, 在形式轉換間自然切換角色扮演; 創造了無比豐富的表演語彙, 以及形式簡約然意象無窮的藝術特色.
「身聲」期望藉由源於土地自然的樸質活力, 與跨越文化、種族界限的藝術語彙, 以雅俗共賞的演出, 進入各種表演場域, 「身聲」透過生命力與穿透力十足的表演, 與普羅大眾共享藝術的感動.
演出: 《無所不擊》
- Dec 09 Wed 2009 23:20
花鼓節踩街
2009/10/24 (六) 2009 新竹縣國際花鼓藝術節 - 踩街嘉年華及開幕之夜 @ 竹北六家新瓦屋
* 現在才在 PO 10月份的文章, 會不會 Lag 太大了呀?
" 新竹縣國際花鼓藝術節" 自2000年起兩年舉辦一次, 是新竹縣內最重要且富有在地文化意義的節慶. 自今年起改為每年舉辦, 第六屆花鼓節活動內容包括國內外優秀、傑出的表演團隊, 共同在具有濃濃歷史風味的六家文化地景 - 新瓦屋聚落保存區, 以及問禮堂民俗公園, 花鼓節今年邀請義大利 "蒙地劇團" 、挪威 "北極星劇團" 、瑞士 "雜耍者劇團" 等歐洲3個街頭藝術表演團體, 與在地民俗表演團隊, 包括 "芎林下山客家武獅隊" 、 "峨眉野山田打擊樂團" 、 "關西隴西祖傳八音團" 、 "桃山國小天籟之聲合唱團" 與地主團隊 "新瓦屋花鼓隊" , 將在9天節慶演出超過60場...
- Dec 07 Mon 2009 00:12
宜蘭傳藝中心
- Dec 06 Sun 2009 23:37
太平山
- Nov 22 Sun 2009 17:25
黃喉鵐
2009/11/08 (日) 黃喉鵐
地點: 港南
黃喉鵐 (Yellow-throated Bunting)
學名: Emberiza Elegans
分類: 鵐科
- Nov 22 Sun 2009 13:39
再戰拔子窟-4
2009/11/08 竹北拔子窟烏魚-4
今天的補考重點在拍攝圍捕烏魚的過程, 處理烏魚的部份, 就拍的比較少啦~
重點是: 今天來這兒買魚的人, 真的是有夠多的啦~ 隨便拍, 都會有路人甲入鏡!!!
- Nov 22 Sun 2009 13:33
再戰拔子窟-1
2009/11/08 竹北拔子窟烏魚-1
昨天頭昏腦脹的拍了一整天, 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拍了些啥! 就是傻傻地一直按快門吧! 回家洗完澡, 已是午夜~
今天不知怎地, 早上6點多竟然會睡不著覺, 望了望窗外的天空, 嗯, 天氣不錯耶! 再來去拔子窟碰碰運氣吧!
要不然, 錯過了今年的烏魚季, 想拍, 就要再等明年了~
- Nov 18 Wed 2009 00:35
拔子窟烏魚
2009/11/07 竹北拔子窟烏魚
時序秋轉冬, 約莫在去年的同一時間, 才在竹北拔子窟拍過烏魚... -> 2008 拔仔窟烏魚
上回, 因為沒跟到陳老師的團, 漏拍了圍捕烏魚的過程; 今年, 再次來到拔子窟, 就是為了要來補考啊!
出發前一天, 跟 Roam 兩人還在討論, 是否要為了晚上的大稻埕煙火, 放棄今天的烏魚拍攝活動...
- Nov 12 Thu 2009 22:36
大稻埕煙火節
2009/11/07 台北大稻埕煙火節
"倒數迎花博 - 2009 臺北大稻埕煙火節" 於11月7日下午3時在大稻埕碼頭、延平河濱公園熱鬧登場. 重頭戲是晚上8:30長達30分鐘的煙火施放, 結合音樂與精彩的煙火表演, 照亮大稻埕碼頭的夜空, 綻放美麗的力量, 給大家一個浪漫、璀璨絢爛的夜晚與回憶. 今年煙火活動適逢臺北花博倒數365天的週末假日, 為迎接這場美麗的盛會, 今年的煙火特別以花博會為主意象設計新款煙火, 施放高達2萬1千8百多發的花火, 將組合出120種梅花、蓮花、蝴蝶蘭及向日葵等不同花朵造型煙火, 展現百花爭艷、蝴蝶飛舞的景象.
今年煙火將於忠孝橋北側及淡水河3至5號水門河域施放, 並規劃"為臺灣點燈祈福" 、"花飛花舞花滿天" 及"花火起舞迎花博" 等三個主題單元, 每個單元都施放不同的花卉造型煙火, 帶來不同的視覺享受. 第一單元施放梅花及蓮花造型煙火, 祈求臺灣的安定與繁榮;第二單元則搭配音樂, 波浪式花束煙火在忠孝橋上波動, 舞出曼妙旋律. 第三單元以傳統工藝結合現代科技, 讓天空開花的煙火有枝有葉, 巧妙綻放象徵迎接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. ( From: 臺北市政府網站官網 )
- Nov 11 Wed 2009 23:02
夕陽紅
- Nov 08 Sun 2009 01:15
伍佰演唱會
2009/10/31 昌益家族家庭日@新竹清華大學體育場, Family Day.
牛仔很忙! 而我也很忙!!!
白天參加 后豐單車 & 新社古堡一日遊 之後, 晚上回新竹接著跑趴趕場, 參加一年一次的昌益家庭日. 今年在清大舉行~
由下午開始的活動內容, 其實還蠻精彩的... 但我們只選擇參加晚上 7:30 的伍佰演唱會~
- Nov 07 Sat 2009 05:30
后豐單車
- Oct 29 Thu 2009 21:13
褐頭鷦鶯
2009/10/18 (日) 褐頭鷦鶯
地點: 南港賞鳥區
褐頭鷦鶯 ( Tawny-flanked Prinia )
學名: Prinia subflava
閩語: 芒頭丟仔、客語: 禾筆仔、俗名: 台灣鷦鶯
- Oct 27 Tue 2009 22:34
斑文鳥
2009/10/18 (日) 斑文鳥
地點: 港南
斑文鳥 (斑紋鳥) ( Spotted Munia )
學名: Lonchura punctulata
俗稱: 黑嘴筆仔
- Oct 26 Mon 2009 23:38
白頭翁
2009/10/18 (日) 白頭翁
地點: 港南
白頭翁 (Chinese Bulbul )
學名: Pycnonotus sinensis
俗名: 白頭殼仔、白頭公
- Oct 26 Mon 2009 00:12
黃眉黃鶺鴒
2009/10/17 (六) 黃眉黃鶺鴒
地點: 港南
黃鶺鴒 ( Yellow Wagtail )
學名: Motacilla flava
俗名: 牛屎鳥、黃馬蘭花兒、黃顫兒
- Oct 24 Sat 2009 11:50
東方環頸鴴
- Oct 24 Sat 2009 00:27
綠頭鴨?
2009/10/17-18 (六、日) 綠頭鴨?
地點: 港南
綠頭鴨? 小水鴨? 實在是傻傻分不清楚, 這到底是什麼鴨啊?
#1. 漲潮時, 先拍了幾張.
- Oct 24 Sat 2009 00:25
高蹺鴴
2009/10/17-18 (六、日) 高蹺鴴 、小鷿鷈
地點: 港南
高蹺鴴 ( Black-Winged Stilt )
學名: Himantopus himantopus
俗名: 黑翅高鷸、長腳鴴
- Oct 24 Sat 2009 00:21
鷹斑鷸
- Oct 23 Fri 2009 21:42
紅冠水雞
2009/10/17-18 (六、日) 紅冠水雞
地點: 港南
紅冠水雞 ( Common Moorhen )
學名: Gallinula chloropus
閩語: 紅雞、黑水雞、水鴐令、過塘雞
- Oct 23 Fri 2009 21:11
夜鷺
2009/10/17-18 (六、日) 夜鷺
地點: 港南
夜鷺 ( Black-crowned Night Heron )
學名: Nycticorax nycticorax
俗名: 暗光鳥、灰窪子、夜窪子、星雁